成都  切换城市
房产网APP下载
扫描下载客户端
厂房网公众平台
扫描关注
【改革开放40年 走进成华看变迁】实施四大“改造工程” 改善近10万住户居住条件

 迁新居、住新房,对老百姓而言是最实在的获得感,也是衡量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。作为成都市曾经的老工业基地,成华区在深化改革中,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,尤其是实施“东调”战略后,在推动产业升级,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,持续聚焦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改善,相继启动实施了危旧房改造、城中村改造、棚户区改造、老旧院落改造四大“改造工程”,真正让更多市民享受改革红利。

据统计,经过十余年的努力,成华区先后完成了5大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、青龙等4大“城中村”改造、302个老旧院落改造、148个危旧房棚户区搬迁改造,累计惠及近10万多住户,逐步实现了从“居者有其屋”向“居者优其屋”的跨越。

集中搬迁5大企业生活区

惠及“老东郊”1.8万户约7万人

2002-2007年,通过“东调”成华区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随着大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外迁,在该区中心地带留下了近百万平方米的老旧职工生活区。这些修建于上世纪50、60年代的老房子结构严重老化,安全隐患突出,配套功能不全,职工及家属的生活不便,也影响了城市形象。

“当时东郊企业生活区人口密度大,弱势群体集中,拆迁成本较高,通过市场化手段很难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。”成华区危改办相关负责人回忆说,为切实改善老东郊企业职工居住环境,2008年,成都市启动“成华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”,采取市政府补贴、国有全资公司筹资、成华区政府具体实施的方式,从改善居住环境入手,系统解决他们住房、就医、就学、就业等民生问题。

随即一场声势浩大的惠民工程由此全面展开。针对搬迁改造涉及人数众多、工程量大、面临问题复杂的实际,成华区迅速成立了惠民工程指挥部,先后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,建立了目标考核机制,从全区各部门、街道、群团组织抽调上千名党员干部,组成101支工作小分队,深入住户家中调查情况,开展搬迁改造政策宣传,进行全程跟踪服务。经过近5年的攻坚克难,先后完成了万年场片区、府青路立交桥片区、建设路片区、双林路片区、府青路片区5大东郊企业生活区域,共计搬迁改造1.8万户约7万人。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,还系统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、就学、就医、社保等一系列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

实施4大“城中村”改造

老场镇近3万村民变居民

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,推动城市均衡发展,2004年12月成华区启动了首个位于城北门户的青龙场“城中村”改造工程,随后又陆续启动了龙潭寺、赖家店、圣灯三个涉农街道的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。其中,青龙场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改造面积1648亩,共涉及居民2301户。

“改造之前,青龙场这一带简直就是成都北门片区的‘顽疾之地’。房屋老旧不说,街道上也是电线纵横交错,污水横流,哪个看到都摇脑壳。”居住在西林豫府的徐大爷说道。随着“城中村”改造的推进,2008年8月,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国有土地拆迁安置小区“青龙乾院”建成入住,2010年底,集体土地拆迁安置小区“西林豫府”建成交付使用。与之相关的配套公共设施也陆续建成,在这里医院、学校、公园、菜市场应有尽有。今年7月,青龙街道启动“规划师进社区”活动,公开招聘社区规划师及社区跨界规划设计师团队,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。

2005年5月,龙潭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,规划改造面积2358.58亩,涉及居民3119户。该片区在改造前大部分房屋修建于上世纪50、60年代,其中不乏木质、土坯房屋,更没有配套管网。改造后的安置房不仅带有现代城市建筑风格,还兼具了龙潭特有的客家风情。截止2015年,该片区已完成居民安置入住。

“经过几届政府十多年的接力,目前已基本完成了4个“城中村”改造工作目标,一个个‘五无’老场镇如今已变成现代化城区,有近3万村民变为居民。”成华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2011年5月,赖家店“城中村”改造项目安置房“东方惠城”竣工,1008户居民们搬进了电梯公寓。小区绿树成荫,健身器材、休憩长椅齐备,曾经雨天泥泞的街道现在也平整了。

投入480亿改造148个棚户区

2万余户居民实现“出棚进楼”

除“城中村”改造外,成华区近年来还大规模实施了棚户区改造。2012年至今,成华区完成148个危旧房棚户区改造,累计投入资金480亿元,帮助2.5万余户居民实现“出棚进楼”。

今年3月,67岁的鄢桂芬搬出杉板桥路188号院。她回忆到,房子是1990年由保和乡找的乡上施工队建的,她在此生活了20多年,周围配套不齐,以前买菜要到万年场那边。随着房屋逐渐老旧,问题层出不穷,电线杂乱,屋子漏水,下水道也经常污水肆溢。即便社区经常出面疏通,但也无济于事。如今,鄢桂芬一家不仅在附近分到一套电梯公寓,还领到40多万补偿款,“就要住进新房子了,我们日子越过越好了。”

2014年元旦,当时成华区最大的棚户区——成都内燃机总厂生活区启动模拟搬迁。涉及老旧房屋30多栋,职工家属1630多户。因住户改造愿望强烈,项目推进快,同年6月,补偿款开始发放。“住在这里,没有厨房、卫生间,下大雨还要漏水,太恼火了。”发放补偿款当日,生活在这里30多年的李大爷就表示,准备就近买套新房。

2016年,成都市“二环内最大城中村”——双林北横路127号、129号院完成民意调查、立项后已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。同年7月,该项目全部完成签约。这片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低矮红砖房,原本是东城区统建办修建的一楼一底联排农民拆迁集中居住区,有18幢共212户。

3年改造302个老旧院落

从管理到服务全面提档升级

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,成华区面临老职工宿舍多、老家属院多、早期安置小区多等实际情况,因此,自2015年起老旧院落改造也在积极推进。据成华区房管局统计,近3年来,该区已累计改造老旧院落302个,惠及居民46301户。

坐落于建设路培华社区的红光苑就是其中一个。红光苑建于1990年,是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职工住宅小区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红光苑“脏乱差”等问题日益凸显。2015年,按照“居民点菜、政府买单”模式,建设路街道对红光苑1600平方米道路、800余平方米花园、150余平方米连心驿站、400余米围墙等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。现在走进院子,道路整洁、车位规范、花园郁郁葱葱,环境宜人。

今年,建于1999年的沙河庭院也换上了“新装”。府青路街道秉持因地制宜、凸显文化底蕴的理念,投入50余万元,对沙河庭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。曾经脏乱差的小区如今变得环境优美、文化底蕴丰厚。小区居民将在这样舒心的环境中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。

今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,成华区作为西部唯一代表,围绕“构建大联动微治理细服务体系,推进老旧社区现代化”主题,介绍了双桥子街道“守望新鸿”智慧社区建设,这正是老旧院落智慧试点的成果。“守望新鸿”通过社区O2O机制,有效连接了线上平台、线下资源,提升了居民自治服务水平;同时,通过大数据综合应用的设计理念,解决了社区长期存在的停车难、消防车开不进院落、居家养老、流动人口多等生活难题。

厂房网客户端

手机抢占房源